新闻动态

七八十年代流行全国的“的确良”,为何突然消失了?其实它改了名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9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25

在20世纪70-80年代,"的确良"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,它不仅是一种面料,更是那个特殊年代的时尚符号。

这个曾经席卷全国的"时尚王者",却在1990年代悄然淡出人们的视线。

有趣的是,它并未真正消失,而是改头换面,以"涤纶"的身份继续存在。

这个耐穿、鲜艳、挺括的化纤面料,见证了中国从物质匮乏到追求时尚的转变历程。

说起"的确良"的故事,还真得从它的"祖宗"说起。

在1940年代,美国杜邦公司的实验室里,科学家们苦心研究,终于成功研制出了这种改变世界的化纤面料。

当时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发明,比传统的棉布耐用多了,还便宜得让人直呼"真香"。

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,这项技术还是个可望不可即的"洋玩意儿"。

直到1972年,这项技术才姗姗来迟,终于来到了中国。

这一年,可以说是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。

随着技术的引进,我国的化纤工业开始了从零到一的突破。

但真正让"的确良"火遍大江南北的,还得是1979年辽阳石油化学纤维总厂的那次重大突破。

说起这个名字的由来,还挺有意思。

最早是在广东地区流行起来的,因为它的英文名"Dacron"在粤语里听起来像"的确靓",意思就是"真的很漂亮"。

这名字一出,立马就圈粉无数,谁不想穿得漂亮呢?

这面料简直就是老百姓的"福音"啊!

一米才花2块钱,比3块多的棉布便宜多了,关键是还不用布票,这在当时可是天大的好事。

它不但便宜,质量还特别棒。

颜色鲜艳得让人眼前一亮,红的蓝的花的,随你挑。

穿上身后挺括有型,而且特别耐穿。

最让人省心的是,洗完晾一会儿就干了,连熨斗都省了。

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,"的确良"简直就是老百姓的"时尚利器"。

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,更重要的是,它的出现打破了那个只有蓝、灰、黑三种颜色的单调世界。

这样一个既实惠又时髦的面料,不火才怪呢!

当"的确良"横空出世后,就像一颗超新星,迅速点亮了整个时尚圈。

到了1982年,它的产量简直吓死个人,竟然达到了惊人的740万吨。

这是什么概念?足足能织出4.3亿米的布料啊!

放眼望去,大街小巷都是穿着"的确良"衣服的人。

那个时候想买"的确良"可不容易,都快成了一项"体育运动"。

1978年,广州的百货商店刚上架这种面料,天还没亮呢,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"长龙"。

店员们嗓子都喊哑了,一天能卖出好几百件衬衫,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。

姑娘们穿上"的确良"做的碎花裙,走在街上都能迷倒一片。

小伙子们也不甘示弱,穿上"的确良"衬衫,立马变身"时尚达人"。

但是呢,这火箭般蹿升的热度,却像夏天的气温一样,说降就降。

到了1980年代末,"的确良"就像退潮的海水,悄无声息地从市场上消失了。

说实话,它的衰落真不是因为质量不好。

关键是它有个最大的"死穴":透气性太差了。

夏天穿上它,简直就是一场"桑拿浴"。

汗水哗哗地往下流,衣服紧贴在身上,那叫一个难受啊!

冬天穿它更是个"灾难",冷风哗哗地往里灌,保暖效果简直为零。

1981年的北京夏天,大街上到处都是穿着"的确良"却满头大汗的人。

回到家后,大家都在抱怨:"这衣服看着是挺好看的,可穿着也太遭罪了吧!"

一年后,裁缝师傅们都笑着说:"现在的顾客都说,宁愿多花点钱买棉布,也不要再受这个罪了。"

再加上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选择,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新型面料。

涤棉、涤麻这些混纺面料横空出世,既保留了"的确良"的优点,又解决了它的缺点。

穿上去不但舒服,还透气,简直就是神仙打架的组合。

与此西装和牛仔裤等时尚单品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。

电视上、杂志里全是国际大牌的广告,年轻人哪还会对"的确良"感兴趣?

人家要的是更时尚、更个性的穿搭,"的确良"这种"老古董"已经满足不了新一代的审美了。

其实啊,"的确良"并没有真的消失,它只是华丽转身,改名叫"涤纶"了。

这就像是给自己换了个"艺名",本质上还是那个实力派演员。

最初的"的确良"只是涤纶的一个商品名,后来纺织行业要标准化,就统一叫"涤纶"了。

但是别以为改个名字就没啥变化,涤纶这些年可没闲着。

它就像是参加了一场"变形记",玩出了N种花样。

在运动服装界,它简直就是"实力担当"。

2015年,各大运动品牌争相使用涤纶面料,因为它不仅轻便,还能让运动员保持干爽。

跑步的时候穿上它,那叫一个舒服,汗水说走就走。

在户外装备领域,涤纶更是大显身手。

要说耐操程度,涤纶绝对是"王者级"选手。

帐篷、背包这些户外装备,哪个不是它在"挑大梁"?

就算是极限运动者的各种折腾,它也能完美应对,抗撕裂性能简直逆天。

到了2010年代,涤纶又玩出了新花样。

有了抗菌功能就不说了,还能防臭,简直就是运动爱好者的"福音"。

2018年,医院的床单都开始用上了抗菌涤纶,细菌都被吓跑了。

最厉害的是,涤纶还跨界"玩转"了电子产业。

2020年,深圳的一家电子厂就靠它的绝缘特性,研发出了电容器薄膜。

这一波操作直接起飞,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,工厂都忙不过来。

最近几年,涤纶还玩起了环保。

回收再利用成了它的新标签,简直是"变废为宝"的典范。

废旧涤纶经过处理后,摇身一变成了再生涤纶。

到2023年,全球再生涤纶的产量已经达到了900万吨,占总量的15%。

这哪是什么"老古董"啊,简直就是不断进化的"神奇宝贝"!

"的确良"的故事,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改变,更是一段匠心独运的蜕变。

从最初服装面料的"网红",到如今跨界创新的能手,它的每一步转型都印证着中国制造业的进步。

虽然现在它不再叫"的确良",但这个老朋友依然在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。

它用实力证明:有些消失,其实是为了以更好的姿态重生。